AI摘要

文章作者被“别出门”的标题骗去点开一篇天气预报,由此探讨了当下公众号为吸引点击而使用夸张标题的现象。作者认为,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公众号为提高阅读量、获取收益或满足平台推荐机制,不得不采用吸睛标题。这种做法虽然招人烦,但因其有效性,已成为一种普遍风气,作者也承认自己有时也会被这类标题吸引。

前几天还在玩手机的时候,一条消息突然弹出来,标题写着:“今天六点千万别出门!”。心里想了一下,不会要出大事,就好奇的点进去看……结果呢?就是一篇普通的天气预报,说傍晚局部地区可能下点小雨。

这不就是纯骗人点进去看嘛。当时觉得又好笑又有点无奈。想想现在好多公众号,标题好像都爱走这种路子。

其实也能理解他们的难处。现在手机里的信息实在太多了,文章、新闻、视频,像瀑布一样往下刷,眼睛根本看不过来。那些标题写得平常点的,比如“今日天气提醒”或者“生活随想”,很可能手指一划就过去了,停都不会停一下。写东西的人肯定也着急,怕没人注意。所以他们就琢磨,得想个够抓眼球的标题,哪怕稍微夸张点呢,至少能让你心里“咦?”一下,或者勾起点好奇,先让你点进去再说。这就跟闹哄哄的市场里,声音不大点、吆喝不特别点,别人可能就看不见你一样。

那为什么非得这么费劲让人点进去呢?简单说,点进去看的人多了,对他们有实际的好处。可能是广告费能多点,可能是显得这个号人气旺、有分量,或者就是公司那边有阅读量的要求压着。说到底,点开看的人数,对他们挺重要的,关系到实在的东西。所以标题就得想方设法做得吸引人,让人忍不住想点,有时候就顾不上那么实在了。

而且我感觉,像微信这些平台本身,好像也更“喜欢”推这种标题比较抓人的文章。为什么呢?因为这种标题容易让人点开,点开了,用户在这个平台上待的时间就长了,平台的目的就达到了。这么一来,标题比较夸张的文章更容易被系统推荐给更多人看,看的人越多,写的人就越爱用这种标题,平台也乐意接着推,慢慢就成了一个圈。那些标题老老实实的文章,反而可能被挤到角落,没什么人看见了。

虽然我自己也常吐槽“又是标题党骗点击!”,但不得不承认,有时候看到那种“出大事了!”、“不看后悔”、“他居然…”之类的标题,手指头还是会忍不住点下去。写文章的人肯定也发现了:这招,管用!用的人自然就多起来。感觉就像周围的人都开始大声喊,你声音小了,根本没人听。

再想想,要是别人都用这种吸睛的标题,阅读量噌噌涨,就你还规规矩矩写个平淡标题,结果根本没人看,心里能不急吗?时间长了,就变成一种风气了,好像不跟着这么干,就吃亏,就落伍了。

所以啊,说到底,还是因为信息太多太杂了,像大海一样,谁都希望自己的声音能被听见。标题起得醒目点、甚至带点夸张,好像确实更容易被注意到,还能带来些实际的好处。虽然大家都明白这样不太好,挺招人烦的,但一时半会儿好像也很难改。就像你知道街边吆喝太响可能吵人,但小贩也想把东西卖出去不是?只不过,有些标题确实做得太过火了,像那条“六点别出门”的天气预报,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……挺没意思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