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摘要

幸福并非源于物质的“有”,而是关乎内心的“无”。真正的幸福在于没有病痛的折磨,没有生活的灾祸,没有内心的忧愁和牵绊,以及没有必须争夺的烦扰。这些“无”虽然不显眼,却能带来身心的舒展和内心的安宁。拥有健康的身体、平安的家庭、平静的心境,即使物质不丰裕,也能感受到生活最本质的幸福。

最近我在思考一个问题,什么才是幸福?或许我们常以“有”来丈量幸福:有房遮顶,有车代步,存款安枕,若再有些许呼风唤雨的权力,仿佛便足以将生活稳稳托起。(活得幸福!

然而,现实中却常有另一番景象。我有一个朋友,房车不缺,积蓄丰厚,却整日奔波于医院之间,身上总带着这样那样的不适,脸上难得可见的舒展。这般日子,何尝有幸福可言?(活的真的幸福???

反观另一些人,或许租房度日,出行依赖公交,却能在清晨公园遛弯下棋,笑声爽朗;入夜则酣然入睡,呼噜声安稳如鼾曲。他们虽无显赫之物压身,却步履轻快,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。(难道真的不幸福吗?

于是,我渐渐明白,真正令人舒展的岁月,或许与那“有”字并没有太大关系,却深深系于一个“无”字。此“无”,并非赤贫,而是指没有那些沉重不堪之物拖垮身心。

身上无病,晨起利落,不必翻箱倒柜寻药片,周身无酸痛纠缠——这本是莫大福分。可惜唯有病痛临身,方知无痛之轻贵如金玉。其次,生活无灾。家人平安,日子平平如水而过,便是上天所赐。再者,心中无结。不必辗转反侧于如何解困、偿债、忧儿前程或明日会议——脑中无此纷扰,夜色方可安眠。最后,无深忧缠缚。不必日日陷于解决麻烦、与人角力——日子若得平静无波,便如清风拂过水面。

这些“无”处,不如房车钱权那般耀眼夺目。若对人言“今日无病无灾”,旁人恐怕要投来不解目光。它们不值钱,亦难攀比,却真实地在生命中投下光亮。当清晨睁眼,若能想到:今日身体尚可,家宅安宁,心中无重忧相煎,亦无必须争夺之烦扰——那这一天,心海无风浪,便已足矣。

说到底,无病无灾的日子,即是心田无杂草蔓生,自得一片澄澈安宁。当“无”的基石在脚下铺展,我们才真正踏上了那条通往内心安然的静好之路——这朴素至简的福分,原是生活最珍贵的底色。